我刊公众号长期有社会公益赠书、读者精选留言赠书等一系列活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关注!


论著_调查研究

  • 组织支持和职业认同在精神科护士良心压力与隐性缺勤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谭金华;赵玲丹;须琼英;邓金林;傅静;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并探讨组织支持和职业认同在精神科护士良心压力与隐性缺勤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及良心压力问卷对四川省10所精神卫生中心的1 10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6.89±2.29)分,职务、对个体睡眠的评价、抗压能力自我评价、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情感支持及职业获益感是精神科护士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性缺勤与良心压力呈正相关关系(r=0.254,P<0.001),隐性缺勤与组织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437,P<0.001),隐性缺勤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关系(r=-0.354,P<0.001)。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及职业认同在精神科护士良心压力与隐性缺勤间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为0.051,占比53.68%。结论 精神科护士隐性缺勤行为较高,组织支持与职业认同在精神科护士良心压力与隐性缺勤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从组织层面及个人层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精神科护士良心压力,提升其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加强医院的支持力度和支持范围,以降低其隐性缺勤。

    2025年06期 v.40 56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与护士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覃露梅;李润;王太萍;武健;徐倩;孙祥志;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与护士合作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武汉市和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705名老年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顾者与护士合作量表(family caregiver-nurse collaboration scale, FCNCS)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与护士合作总得分为(148.40±14.10)分,合作条件维度得分(4.00±0.41)分最高,合作结果维度得分(3.73±0.45)分最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照顾老年患者年龄、家庭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照顾经验)、医院环境及护理服务态度是与护士合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与护士合作呈中等水平,护士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合作水平。

    2025年06期 v.40 568-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论著_质性研究

  • 基于三方利益人视角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同伴支持机制的质性研究

    单锶楷;吴杨峰;韩舒羽;李冬梅;全晓丽;常可意;韩佳凝;吴冬霞;张莉莉;

    目的 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同伴支持干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机制。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2月运用目的抽样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对5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10名感染与免疫医学科的医务工作者、6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同伴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HIV感染者/AIDS患者同伴支持有效性的提升机制;HIV感染者/AIDS患者同伴支持可持续性的提升机制。结论 本研究总结提炼了基于三方利益人的视角探索、促进同伴支持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要素,包括提高同伴志愿者的资质及满足同伴志愿者自身需求以促进同伴支持有效性,优化同伴志愿者的工作流程以促进同伴支持的可持续性,可为优化HIV感染者/AIDS患者同伴支持的工作模式提供现实的参考。

    2025年06期 v.40 574-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教学研究

  • 基于柯式模型的临终护理教育联盟安宁疗护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雨虹;邱艳茹;万永慧;董巍;马红梅;

    目的 构建基于柯式模型的临终护理教育联盟(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 ELNEC)安宁疗护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3年6—10月,以柯式模型为依据,结合文献研究法初步拟订条目池,遴选来自湖北、广东等地区的15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确定ELNEC安宁疗护师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 共进行3轮专家函询,3轮函询的应答率均为100%,专家的判断系数分别为0.92、0.92、0.95,熟悉程度分别为0.78、0.80、0.88,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6、0.92。第3轮函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9、0.266、0.125(P<0.05)。最终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函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较高,基于柯式模型构建的ELNEC安宁疗护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为安宁疗护师资培训、考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40 580-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平台学习的需求分析

    张山;刘璐;吴瑛;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对基于知识图谱的《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服务平台”)学习的需求。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个人需求调查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11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基于是否系统学习过该课程分为新生组(大一)48名和老生组(大二及以上年级)71名。结果 (1)学习能力差距维度: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评价占比最高的均为“一般”,分别为45.4%和50.4%。(2)学习者个体愿望维度:学生偏好智慧服务平台教学模式(80.7%),愿意(愿意+非常愿意)尝试智慧服务平台教学(89.1%),并期望(符合+非常符合)通过智慧服务平台教学激发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3.1%)、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84.8%)、促进知识技能掌握(89.1%)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7.4%)。(3)学习过程需求维度:在教师工作需求上,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7.0(5.0,8.0)分];希望(符合+非常符合)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和沟通(91.6%);在反馈时间上,总体在2 h内反馈占比最高(26.1%);在希望获得帮助的途径上微信占比最高(46.2%);在学习形式需求上,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为“小组探究,教师指导”(37.0%);在教学方法需求上,讲授法排序得分最高[4.0(3.0,4.0)分];在学习资源需求上,最喜欢学习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4.0(3.0,4.0)分];5~<10 min是单个学习资源最佳时长(37.8%);单门课程最佳线上学习时长为1~<2 h/d(44.5%);单门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时间最佳比例为1∶1(33.6%),单门课程开设智慧服务平台教学的最佳学时比例为30%~<60%(42.0%),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是线上学习最重要的评价方式[5.0(4.0,6.0)分,5.0(3.0,5.0)分];在学习过程障碍上,愿意(愿意+非常愿意)将学习成果以作业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与分享(43.7%),线上学习最主要的主客观障碍因素分别是自我控制能力低(46.2%)和学习任务量大(47.9%),学习形式单一(29.4%)是课后很少或从未访问过学习平台的主要原因。(4)学习环境维度:学生主要使用电脑(63.0%)、宿舍网络(49.6%)进行线上学习。新老生总体需求多数相同,但在某些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应用智慧服务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交流,合理规划线上学习时长,综合考虑使用平台的阻碍因素,以及优化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并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进行完善,以促进智慧服务平台线上教学的效果质量。

    2025年06期 v.40 585-592+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护理研究

  • 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麻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李鑫;兰星;米元元;熊莉娟;高兴莲;周文娟;孙翠翠;张静;

    目的 编制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护士对全麻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知信行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本研究基于知信行理论,于2023年7—11月,采用文献回顾法、小组讨论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函询法和预调查构建问卷条目池。2023年12月—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共398名PACU护士进行调查,并验证问卷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问卷包括30个条目,共3个维度。问卷整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2,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50~1.00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分别提取2、1、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556%、91.825%、64.332%;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47、0.845和0.918。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PACU护士对全麻术后患者口渴管理的知信行水平。

    2025年06期 v.40 593-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准备度评估问卷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朱丽华;陆箴琦;杨华;贾守梅;

    目的 汉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准备度评估问卷(preparednes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questionnaire, PCSQ-pre 24),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遵循Brislin模式,对原问卷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PCSQ-pre 24。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4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中文版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PCSQ-pre 24共5个维度,24个条目;问卷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93~1.00,整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8.194%,各项在公因子上载荷为0.672~0.87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812,CFI=0.893,TLI=0.891,RMSEA=0.074,SRMR=0.070;问卷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结论 中文版PCSQ-pre 2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准备度的有效评估工具。

    2025年06期 v.40 599-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OM-B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

    唐倩;孙丽华;冯洁;范雪松;顾光丽;鲁婕清;袁敏;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理论(capability, opportunity, and motivation behavior theory, COM-B)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11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疼痛科80例自愿接受SCS治疗的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23年2—6月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7—11月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而观察组接受基于COM-B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术前7 d、术后第7天采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中文版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self-efficacy to manage chronic disease scale, C-SEMC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short-from-36 health survey, SF-36)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EMCD、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OM-B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轻SCS治疗PHA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情绪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感,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2025年06期 v.40 60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视频反馈法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时效与护理安全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熊燕;刘强;李少星;孙耀光;司海龙;田钰;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法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时效和护理安全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中心抢救室收治的267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3月抢救室收治的危重患者21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视频反馈法的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时效、抢救室滞留时间与该时段护理安全质量的得分状况。结果 实施视频反馈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效、抢救室滞留时间和护理安全质量指标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反馈法可有效缩短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效与抢救室滞留时间,同时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可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5年06期 v.40 61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胎龄≤34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郭永琴;豆瑛瑛;李建丽;陈晓旭;张敏;王清萍;张雨竹;

    目的 探讨胎龄≤34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EUGR)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疗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胎龄≤34周的7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2020年1月—2023年2月的525例早产儿作为建模集,以出院时体重为评价标准,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采用LASSO回归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另将2023年3—12月入组的225例早产儿作为验证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拟合度,并对模型临床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建模集525例早产儿中有239例(45.5%)发生EUGR,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健脾法口腔运动干预、静脉营养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集AUC为0.929(95%CI:0.906~0.953),验证集AUC为0.913(95%CI:0.866~0.960),表明模型区分度良好;建模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5.167,df=8,P=0.056,验证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902,df=8,P=0.984,表明该模型准确性和一致性较好。验证集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2.7%,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92.0%,准确率为90.7%,精确率为88.5%,召回率为87.5%,说明本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结论 胎龄、出生体重、健脾法口腔运动干预、静脉营养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能够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定预见性干预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2025年06期 v.40 616-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循证护理研究

  • 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梁萍;严雪芹;王君;潘云川;麦惠盈;潘南芳;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遵循“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中英文数据库以及相关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DFU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及6篇随机对照试验。内容涵盖运动治疗的有效性与必要性、运动时机、运动方式及时间、结构化健康教育、全程质量控制等5个方面,总结出18条有关DFU患者非负重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结论 汇总DFU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对此类特定群体制定科学有效的运动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2025年06期 v.40 623-628+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U患者谵妄预防多感官干预的证据总结

    唐洁;俞萍;胡雁;卞红;周之音;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并总结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谵妄预防多感官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相关专业协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谵妄预防多感官干预的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4年3月24日—2024年3月24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整合。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1篇。总结了包括视觉干预、听觉干预、嗅觉干预、触觉干预共4个方面24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ICU患者谵妄预防多感官干预的最佳证据,可用于防治ICU成人患者谵妄,但建议医护人员应根据临床情景、患者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本土转化的证据,制定个体化的谵妄预防多感官干预方案。

    2025年06期 v.40 629-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10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对卵巢癌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冯欣悦;张海月;梁冠冕;徐毓露;李欢;楼妍;

    目的 系统评价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有关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对卵巢癌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或类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月9日。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项RCT和3项类实验,共4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结合抗阻运动能够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SMD=-0.85,95%CI(-1.50,-0.20),P=0.01];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SMD=0.25,95%CI(0.03,0.47),Z=2.21,P=0.03]、身体功能[SMD=0.50,95%CI(0.28,0.73),Z=4.38,P<0.001]、社会功能[SMD=0.23,95%CI(0.00,0.45),Z=2.00,P=0.05];但肌肉力量证据不足,其他指标如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最大摄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结合抗阻运动能缓解卵巢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情绪功能、身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0 636-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明清;陶艳玲;王明珠;胡思鸿;刘艳;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体验。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22日,依据2020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分析整合结果。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提炼出54个研究结果,整合为13个类别,归纳为4个整合结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药物自我管理策略、心理和情绪状态、应对心理和情绪的方法及策略。结论 老年共病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体验复杂而关键。医护人员需协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策略、调整心理状态,以应对药物管理任务,促使其积极接受现实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2025年06期 v.40 645-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程丽楠;程舒沁;吕会玲;陈虹秀;陈茜;

    目的 系统综述国内外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评估工具。方法 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ASU、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文献中评估工具的具体信息,包括开发者、发表年份、国家、评估工具名称、评估对象、评价内容、信效度、评分方法、评价方式及研究方法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0日。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现有评估工具维度范围为2~7个,条目范围为6~35个,评分方式以Likert评分为主。评估工具内容包括灵性照护能力的认知、理解、知识、态度和技能等。结论 国内外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评估工具质量参差不齐,需结合我国国情,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评估的工具。

    2025年06期 v.40 653-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护理

  • 1例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营养支持护理

    时芳;蔡建政;陆晓燕;华威;刘婷;

    总结2023年9月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筛查及评估,构建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监测喂养耐受性,维持血糖、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家庭营养指导,经过30 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并顺利出院。90 d后电话随访,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2025年06期 v.40 659-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热点分析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癌症患者决策后悔可视化分析

    张铭栖;顾丹凤;肖雯;侯礼佳;王小波;吴心艳;刘青;江虹;赵阳;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决策后悔研究领域的发文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以癌症决策后悔为主题的文献。利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发文量、发文国家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516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与机构为美国和哈佛大学,影响力较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研究人群主要为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及照顾者;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集中在决策后悔的影响因素、决策辅助工具的开发与验证、共享决策及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姑息治疗决策方面。结论 现有的癌症决策后悔领域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来国内学者应积极关注国际热点前沿,深入探讨不同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决策后悔水平及影响因素,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决策辅助工具,促进我国医护患共同做出高质量的医疗决策,减少决策后悔的发生。

    2025年06期 v.40 664-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