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公众号长期有社会公益赠书、读者精选留言赠书等一系列活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关注!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女性对数字服务工具的偏好。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患有PFD的13例老年女性作为访谈对象,开展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通过归纳式主题分析法完成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和12个亚主题:对数字服务工具角色的偏好(知识获取、锻炼指导、心理支持、定期提醒、监督反馈)、对数字服务工具设计的偏好(熟悉、简便、隐私保护、老年友好)、对数字服务工具使用的偏好(自我主导、看重效果、社会支持)。结论 社区老年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的自主观念强,数字服务工具应尊重老年人的主体意愿,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适老化设计,提供多样、易用、个性化服务的同时给予她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并为其提供更多社会支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认知性访谈评估和优化中文版组织变革准备度量表(the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change assessment, ORCA)的理解度和条目表达。方法 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外科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3轮访谈,收集她们对量表条目的理解和反馈。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结合访谈结果,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名护士参与3轮认知性访谈。第1轮完成15例访谈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有28个条目的句意模糊,表达不清,需要进行修订;第2轮完成8例,结果显示,11个条目表达不清且句意难以理解,需要进行修订;第3轮完成5例认知性访谈并达到资料饱和。最终版中文版ORCA量表包括3个维度,19个子量表,共65个条目。量表的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重测信度为0.916,量表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778~1.0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16。结论 认知性访谈在确保量表与原量表概念和语义等价性中的重要作用,证实了认知性访谈是提高量表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效工具。
目的 识别膀胱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FCR)的潜在类别,分析各类别的特征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2024年1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膀胱癌主要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FCR量表简表(FCR inventory short from-caregiver version, FCRI-SF-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家庭坚韧性量表(family hardiness index, FHI)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 ZBI)进行调查。结果 最终共调查326名照顾者,其中294名照顾者存在FCR,可分为3个潜在剖面,即“轻度复发恐惧-积极调适组”(15.3%)、“中度复发恐惧-稳定应对组”(25.2%)和“重度复发恐惧-焦虑失调组”(59.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患者是否复发、社会支持水平及照顾者负担程度均影响膀胱癌患者家庭照顾者FCR的潜在剖面(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家庭照顾者FCR的发生率高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临床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类别照顾者的特征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降低其FCR水平。
目的 了解ICU转出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2024年3月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三甲医院的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are preparedness scale, CPS)、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amily relocation stress scale, FRSS)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ICU转出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CPS得分为(13.60±3.74)分,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ICU治疗时间、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对病情了解程度、家庭月收入、综合照顾能力、迁移应激是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ICU转出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总变异的67.4%。结论 ICU转出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较低,医护人员应及早识别其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升主要照顾者准备度,降低患者重返ICU的风险。
目的 探究问题提示列表(question prompt list, QPL)在老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治疗决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12月在贵阳市某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入院的老年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以医院为单位进行整体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决策沟通,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QPL的决策辅助干预。比较2组患者决策困境、决策准备度、决策实际参与度、决策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最终2组各纳入34例患者。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决策困境评分(31.34±4.50)低于对照组(48.26±3.24)(P<0.001),干预组患者决策准备度得分[(83.00±2.47) vs (66.12±2.65)]、决策实际参与得分(1.25±0.14)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决策满意度[(64.47±2.22) vs (58.97±1.68)]、生活质量中生理总评分[(50.07±7.90) vs (44.87±7.7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PL能有效降低老年ESRD患者的决策困境,提高其决策准备度及满意度,并能促进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改善生理健康。
目的 探究角色建模与塑造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于本院就诊并拟行手术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基于角色建模与塑造理论(theory of modeling and role-modeling, TMRM)的干预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肠道功能恢复(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本研究观察组2例患者退出研究,对照组中1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共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总分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维度、症状管理维度、心理管理维度、自我效能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首次肠鸣音恢复及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其社会/家庭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角色建模与塑造干预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其肠道功能恢复,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目的 构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2—8月,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病区为单位将研究对象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急诊行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8 h和出院前1 d或当天运动恐惧水平、运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和B型钠尿肽结果。结果 研究期间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干预后,观察组运动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和B型钠尿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干预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舒缓不良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和推广使用。
目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整体护理查房系统,并探讨该系统在本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基于整体护理观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一对一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训练,实习4个月后比较2组护生的核心能力、整体护理考试成绩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同时将观察组护生的案例分析得分情况及游戏通关次数和时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最终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护生47人。干预后观察组护生护理核心能力为(165.11±5.89)分,高于对照组(153.70±6.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生整体护理考试成绩(83.56±2.34)分,高于对照组(70.88±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观察组(78.38±1.50)分高于对照组(63.78±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生在实习4个月后案例分析成绩从(65.28±3.72)分提高至(88.78±3.31)分,游戏通关平均次数从3.5次缩减至1.5次,平均通关时长从(18.5±1.5)min缩减至(5.5±0.5)min。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整体护理查房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核心能力,帮助护生对患者实施更加全面的整体护理,也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
目的 构建并验证肺癌晚期患者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7月于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呼吸科、肿瘤科治疗的31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建模组,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疼痛评估工具(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i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和谵妄等级评分量表(delirium rating scale revised-98 version, DRS-R-98)收集患者相关数据。以是否发生亚谵妄为结局事件,对亚谵妄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亚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便利选取2023年8—10月在本院治疗的137例患者为验证组进行时间外部验证。结果 年龄、睡眠障碍、脑转移、NRS评分和APACHE评分为肺癌晚期患者亚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AUC=0.939,95%CI:0.889~0.989)和准确度(χ~2=7.393,P=0.495),最大约登指数为0.800,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952,最佳截断值为0.491。模型阳性预测值为83.9%,阴性预测值为93.4%,预测准确率为91.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肺癌晚期患者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亚谵妄的评估与筛查提供依据。
目的 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并构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衰弱的可视化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331例患者,其中196例发生衰弱,非衰弱135例,衰弱发生率为59.21%,脑卒中复发、运动障碍、多病共存、营养不良、较差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降6项因素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7,最佳阈值为0.698,灵敏度为0.801,特异度为0.963,校正曲线进行一致性检验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趋于一致,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患者净获益情况较好,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发生风险,可为临床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衰弱风险提供借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疾病接受度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illness, AIS)、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2000)、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纳入196例SLE患者,其疾病接受度轨迹分为“难以接受”(36.3%)和“逐步接受”(63.7%)2种轨迹,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份类别、狼疮疾病活动度和创伤后成长是SLE患者疾病接受度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疾病接受度变化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关注相关影响因素,早期采取干预性措施提高患者疾病接受度水平。
目的 探索护生自我效能在电子健康素养与痛经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于2023年1—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和青春期痛经自我护理量表对陕西省6所高校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数1 398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305份,有效率为93.35%。其中,842名护生存在痛经问题,其电子健康素养条目均分为(3.90±0.78)分;自我效能条目均分为(2.16±0.75)分;痛经自我护理能力条目均分为(3.71±0.99)分,其中平均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资源利用(3.91±1.03)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自我控制(3.45±1.14)分。痛经自我护理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之间均呈正相关(r=0.327,P<0.001;r=0.520,P<0.001)。自我效能在电子健康素养与痛经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0.1%。结论 教育者可通过提高护生电子健康素养,提升其自我效能,以增强痛经自我护理能力,从而缓解痛经带给个体的不适体验、提高护生健康水平。
目的 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了解医护人员对日间化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看法。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3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从事日间化疗工作的8名医生和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软件整理资料,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2个亚主题:结构(制度与流程、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设施设备),过程(评估与决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健康教育、症状管理),结果(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效率)。结论 以结构质量指标为基础,过程和结果质量指标为核心,重点规范制度与流程、配备多学科人力资源、落实专科护理评估和实现患者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是日间化疗护理服务质量的保障。
目的 基于有效性验证工作经验,检验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运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采用便利取样法对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6个地区8家结核病定点收治单位护理单元展开4轮测评,从信度检验、效度检验2个方面对每轮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现场测评的护理单元共21个,测评表有效回收率为96.15%。其中结构、过程与结果质量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56~0.800、0.729~0.785和0.634~0.679;重测信度为0.671~1.000;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783~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为0.958;整个评价体系模型拟合指标均方根残差为0.063。结论 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严谨性与实用可测性,可为结核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系统总结不同饮食模式在改善成年人睡眠质量中应用的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与饮食模式在改善成年人睡眠质量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5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18篇为横断面研究、7篇为队列研究、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从干预时间、干预人群、饮食模式的类型、干预的结局指标和干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论 得舒饮食、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北欧饮食和健康植物性饮食对改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不同的饮食模式对睡眠障碍具有不同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饮食模式的组成成分具有共性特征。未来应该注重探究微量营养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和使用更客观的评价指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饮食模式和干预方案。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ase、CINAHL、Web of Scien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关于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meta分析1篇及系统评价5篇。总结了包括卫生组织(2条证据)、社会支持(6条证据)、依从性评估(3条证据)、依从性干预(5条证据)、健康教育(5条证据)共5个方面的21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比较全面、科学,可协助临床医护人员制订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和干预方案,为提升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循证依据。
目的 检索并整合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计划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JBI、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相关的造口协会等专业网站中关于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计划的证据,检索文献类型为指南、专家共识、最佳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支持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25日。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3篇、临床推荐实践1篇。总结出住院期间的评估内容、开展出院准备计划参与人员、开展出院准备计划形式、术前和术后指导以及出院后的随访等5方面的内容,共纳入26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计划最佳证据,可为临床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计划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有效实现患者出院时的安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