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公众号长期有社会公益赠书、读者精选留言赠书等一系列活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关注!
目的 分析并阐明癌症患者费用相关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INAHL Complete(EBSCO)和EMBASE(OVID)数据库中费用相关健康素养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依据纳入标准选取文献,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癌症患者费用相关健康素养包括认知、沟通、能力、信心和决策5个定义属性;前置因素包括人口学、认知和信息处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后置影响包括促进医患共同决策、减轻经济毒性和改善主观幸福感等。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癌症患者费用相关健康素养的概念属性,为未来癌症患者费用相关健康素养的针对性评估工具研制、影响因素探索以及干预方案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改善癌症相关经济毒性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经济毒性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44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乳腺癌预防试验症状评估量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简表心理症状分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弹性测定量表简表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对术后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共有378例患者完成4次随访调查,有效回收率为84.56%。4个时间点乳腺癌经济毒性的得分依次为(23.47±10.53)分、(22.74±11.37)分、(24.01±10.57)分、(24.24±10.49)分。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类型、可支配家庭存款、是否有商业保险、家庭平均月收入、接受过治疗种类数、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症状负担是经济毒性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经济毒性呈先加重后缓解的动态趋势,且受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及治疗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临床工作者应尽早识别经济毒性的高风险人群并开展干预,且经济毒性的干预方案中应纳入症状负担的管理和监测,为其提供症状管理指导,以及加强心理和社会支持。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毒性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这一现象在血液肿瘤患者中比较突出。本文对血液肿瘤患者经济毒性的相关概念、测评指标和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相关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血液肿瘤患者经济毒性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目的 探索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应对经济毒性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期为构建该人群经济毒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1月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随访门诊的2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二次分析。结果 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经济毒性应对困境提炼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经济毒性导致的不良后果(因病负债或中断治疗、家庭关系改变或恶化、日常生活水平下降)、应对经济毒性的困境与矛盾(成本沟通困境、家庭角色困境、工作能力受损与渴望收入的矛盾、维护自尊和隐私与寻求帮助的矛盾)、缓解应对困境的措施与方法(谨慎决策经济支出、动态调整工作投入、尽量弥补或隐瞒家人、寻找癌症的积极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年轻女性乳腺癌群体面临的困境,通过早期筛查与评估、加强医患成本沟通、主动提供社会支持资源、动员家庭共促患者重返工作等方式助力患者应对经济毒性。
目的 探讨基于ERG(existence relatedness growth, ERG)理论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专科病房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BS手术的13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干预组66例。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接受常规围手术期管理,干预组入住病区内设置的DBS专科病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ERG理论的专科病房护理模式,开展专科护理照护。评估2组患者的支持性服务未满足需求、焦虑抑郁情绪及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支持性服务未满足需求得分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及住院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PD患者DBS围手术期期间,实施基于ERG理论的专科病房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支持性服务未满足需求,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目的 探究根因分析法下护士主导的营养支持干预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对患者肠内营养中断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2023年1-5月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6月-2024年3月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组建护士主导的营养支持团队,通过根因分析法制定并实施肠内营养中断预防方案。比较2组患者7 d内肠内营养中断次数、热量达标天数、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营养代谢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营养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 d内肠内营养中断次数及7 d内热量达标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除呕吐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因分析法下护士主导的营养支持的干预方案,能够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断次数,增加热量达标天数,改善其营养代谢指标,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探讨阶梯式语言康复训练在脑胶质瘤术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胶质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的50例胶质瘤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语言功能康复锻炼;2020年6月-2021年11月入院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应用阶梯式语言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语言功能康复锻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满意度。结果 在应用阶梯式语言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及住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语言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语言功能障碍、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可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目的 构建脑肿瘤临床试验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3月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构建初步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脑肿瘤专科临床试验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纳入16位函询专家,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8、0.932;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2~0.369和0.210~0.256(P<0.05)。最终构建的脑肿瘤专科临床试验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含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脑肿瘤临床试验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对提升脑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改善受试者护理质量,保证临床试验高质量实施具有指导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术中活性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低于正常范围的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对ACT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的预测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病例回顾及相关介入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确定影响因素条目池,选取2023年1-5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导管室行PCI术的293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3年6-7月90例PCI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作进一步验证。通过病历以及医院信息系统查询收集一般资料以及相关因素临床指标。将所收集影响因素应用LASSO回归进行降维处理,初筛掉不重要因素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合临床应用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纳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列线图进行准确度、稳定性评估。结果 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胆固醇、手术时间>45 min、数字疼痛评价量表评分是影响ACT低于正常范围的影响因素(P<0.05)。利用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其预测PCI术中ACT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曲线下面积为0.726。决策曲线阈值为0.17~0.63时,与2条极端曲线不相交,模型净获益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对ACT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可直观、简洁用于对PCI介入手术患者ACT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的预估。
目的 探讨认知性访谈在医务人员工作场所负性行为问卷(negative behaviors in health care survey, NBHC)汉化过程中的应用,并评价该方法在问卷汉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Brislin双向翻译模型对NBHC进行汉化,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6-8月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2名医务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共进行3轮认知性访谈,了解受访者对各条目的理解情况,并根据访谈结果对问卷条目进行修订。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0月抽取全国418名医务人员进行测量学检验。结果 第1轮认知性访谈对存在疑义的问卷指导语和6个条目进行讨论修改;第2轮认知性访谈对1个翻译拗口的条目予以修订;第3轮认知性访谈所有受访者均能正确理解条目内容且无疑义。最终版中文问卷包括4个维度、23个条目和2项开放性问题,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为0.85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0~1.000,平均内容效度为0.930。结论 通过认知性访谈,了解我国医务人员对中文版NBHC的理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问卷修订,提高了中文版NBHC问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目的 基于IKAP理论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日间手术护理方案。方法 于2023年4-8月,通过文献研究、病例回顾和小组讨论,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日间手术护理方案初稿。邀请眼科临床、护理和管理等领域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日间手术护理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4%;变异系数为0~0.56和0.05~0.4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24和0.144(均P<0.001)。最终形成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82个三级条目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日间手术护理方案。结论 构建的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快速循环刻意练习(rapid cycle deliberate practice, RCDP)是一种创新的模拟培训方法,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护理模拟培训中。本文对RCDP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其在护理模拟培训中的应用领域、培训效果评估进行综述,指出针对特定培训目标,RCDP可为参与者提供满意的学习体验,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值得被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目的 总结烧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网站中有关烧伤肢体功能康复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推荐实践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13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推荐实践、2篇系统评价,从运动的必要性、运动计划、早期活动与康复、运动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处方实施、早期下床活动、特殊部位的护理、运动安全监测、注意事项、效果评价、随访12个方面汇总了41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烧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可用于临床烧伤肢体功能康复运动过程中,但建议医务工作者应用证据时需结合临床情景,充分考虑患者情况和意愿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社会约束的真实体验。方法 于2022年2-11月,利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和12个亚主题: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保护”策略、不被理解的人际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个人对客观限制的心理感受(非癌症群体难以感同身受、加重焦虑抑郁、适应性冷漠、强化疾病恐惧)、社会约束的结局表现(渴望得到关注与支持、失眠、茫然无措、选择性沟通、回避应对)。结论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社会约束内涵,及时评估、监测并管理患者的社会约束水平,创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激发其潜在信念,提高其自我效能,促进其身心健康。
目的 深入了解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成形术治疗期间的患病体验和心理感受。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对13例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泌尿外科尿道狭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借助Nvivo 11.0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不良生理体验(排尿方式改变的不适、疼痛)、消极心理感知(遗憾和不满、对预后不确定的担忧)、面临诸多困境(求医历程曲折、夫妻关系破裂、频繁诊治与工作的矛盾)、需求与希望(对最佳医疗条件的需求、希望获得多层次信息支持)。结论 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成形术治疗期间面临多方面的困扰,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内心需求,加强健康照护、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引导,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结合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在消化内镜日间手术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质量改进应用时间,选取我院2022年4-5月行内镜下日间手术的5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准备;2022年6-7月行内镜下日间手术的5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结合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手术当日取消率、30 d内再入院率、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手术当日取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及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内镜日间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有助于患者及时进行内镜日间手术,同时降低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以及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内镜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拓宽专科护理发展方向。
目的 构建以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MNS)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3年4-7月通过文献回顾拟定以APN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MNS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修订并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形成的以APN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MNS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和三级指标39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6、0.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构建的以APN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MNS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针对性强,涵盖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多个方面,可为提高MNS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构建基于Vincent患者安全因素框架的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指标。方法 于2023年3-5月,采用Vincent患者安全因素框架作为结构框架,着重对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护理安全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法系统地收集、分类和汇总影响日间手术护理安全的各种因素。在确定指标的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中2轮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3和0.895,说明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2轮专家协调系数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一致(P<0.001);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后,初步构建了包含组织管理因素、团队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及工作任务因素、患者因素5个方面的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其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明确影响患者安全的各级因素,并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护理安全管理理念,为保障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安全和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了量化评价标准和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