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公众号长期有社会公益赠书、读者精选留言赠书等一系列活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关注!


论著

  • 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郭春玲;刘伟权;冯占春;李咪琪;邹灯秀;商薇薇;熊杰;

    目的 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3年9-12月,采用小组访谈、文献分析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通过2轮对15名专家的函询,确定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果 2轮专家函询中,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和0.91,变异系数为0.05~0.28和0.05~0.22,整体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8和0.57,最终构建的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0项和三级指标34项。结论 构建的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科学可靠,专家意见集中,兼具教学评价和指导功能,可为ICU专科护士培训认证工作提供系统、客观的教学服务质量评价依据。

    2024年21期 v.39 2241-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ICU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王巧巧;申营;董玉娇;张文静;唐倩;邴思雨;王爱红;

    目的 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于2020年6月-2023年6月留置胃管的新生儿431例,按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300例和验证组131例,使用建模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留置胃管UEX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最终得到体重≤1 500 g、胃管留置方式、留置胃管后是否再固定、管路数量4个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公式为P=1/(1+e~Y),Y=1.752×体重+0.934×胃管留置方式+1.125×胃管留置后是否再固定+1.913×管路数量-5.86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值为0.761;建模组和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和0.939。结论 以体重≤1 500 g、经鼻留置胃管、留置胃管后没有再固定、管路数量增多等NICU新生儿留置胃管发生UEX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2024年21期 v.39 2247-2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女性睡眠质量研究进展

    罗梦倩;丁晓华;贺清;刘丽娟;王艳波;

    睡眠质量不佳是不孕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ART)助孕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对助孕结局产生影响。本研究从ART助孕女性睡眠质量现状、睡眠质量对助孕结局的影响、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共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该人群睡眠问题的重视,为临床尽早识别ART助孕女性的睡眠障碍并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21期 v.39 2253-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认知症患者长期照护特点及研究进展

    林家玥;徐婷;曹文婷;司唯;朱爱勇;

    认知症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危险因素多、病因复杂、危害性大。本文对老年认知症患者长期照护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国内外老年认知症患者的照护特点进行综述,提供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老年认知症患者的长期照护提供参考。

    2024年21期 v.39 2258-2261+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马伟光;权雨萌;王艳;朱梦涵;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设置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19年1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文献及各校官网,收集各校《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检索到20所本科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资料。《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内容多包含急救护理和危重症护理,总课时15~76学时,平均为(43.80±14.2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均数为(27.70±12.91)学时,实践学时均数为(16.10±10.11)学时;课程目标均涵盖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3大方面,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多样,人卫社规划教材为使用最普遍的教材,11所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师资队伍为专职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授课,但对授课教师资质缺少明确要求。结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已成为本科护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任职资格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2024年21期 v.39 2262-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护理专题

  • 循环雷火灸联合督灸在早中期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

    李丽;王元红;戴卉;陈冬微;缪娇;

    目的 探讨循环雷火灸联合督灸对早中期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脊柱功能障碍症状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9月收住我院风湿科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督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环雷火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0 d腰部活动度(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颈部活动度、实验室指标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晨僵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0 d,观察组腰部活动度、颈部活动度、ESR和CPR及NRS、晨僵时间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胸廓活动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雷火灸联合督灸可有效改善早中期肾虚督寒型AS患者的脊柱功能障碍,提升脊柱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缩短僵硬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21期 v.39 2268-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耳穴干预原发性痛经的辨证选穴规律

    赵洁;刘晓辉;代楠;聂亚杰;章晓菲;刘雪琴;张颖;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耳穴干预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的辨证选穴规律。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耳穴干预P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提取耳穴处方并构建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7.2软件分别进行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提取耳穴处方60项,涉及28种耳穴,累计频次314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耳穴是内分泌、内生殖器、神门、肾、肝、交感、皮质下、脾;三角窝和耳甲部位耳穴占比较高;关联分析形成以肝-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为基础的核心耳穴组合;聚类分析发现4类有效聚类群;临床以实证为主要证型,配合辨证配穴、随证加减则疗效更佳;主要干预措施是耳穴贴压,每日刺激量多集中在3~5次,单次刺激时长多为1~2 min,从经前7 d开始,到经后3 d结束,每3 d更换药贴,两耳交替贴压,共干预3个月经周期。结论 耳穴干预PD以调和冲任、调理气血为治疗原则,建议配合辨证取穴、随证加减,并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方案。

    2024年21期 v.39 2274-2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医外治疗法改善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网状Meta分析

    陈淑娟;王新雨;杨秀春;周伟;姜亦红;杨金红;

    目的 使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中医外治疗法改善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OIC)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运用Stata MP 17.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53项研究,涉及15种中医外治疗法,共5 26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穴位敷贴、低频电针、穴位注射、中药灌肠、穴位热熨、耳穴压贴、灸法、针灸、揿针、超声药透均优于常规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热熨均优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排序结果显示:在治疗肿瘤患者OIC的效果上,穴位注射效果最佳的可能性最大。结论 中医外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癌症患者OIC,其中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最佳,其次为针灸、揿针、穴位热熨,但未来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2024年21期 v.39 2281-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循证护理研究

  • 足踝训练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部功能和步态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

    孙瑞;秦明芳;郑丹萍;吴国凤;梁丹瑜;

    目的 系统评价足踝训练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足部功能和步态特征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足踝训练对DPN患者足部功能和步态特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所纳入的文献独立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5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足踝训练对患者的足部疼痛[MD=12.70,95%CI(0.71,24.68),P=0.04]、足部功能[MD=9.79,95%CI(0.30,19.28),P=0.04]、足踝活动度[MD=1.70, 95%CI(0.69,2.71),P=0.001]、前足内侧峰值压力[SMD=0.28,95%CI(0.01,0.56),P=0.04]、步行速度[MD=0.74,95%CI(0.44,1.04),P<0.000 01],平衡置信度[MD=7.94,95%CI(2.96,12.93),P=0.002],DPN症状[MD=-0.74,95%CI(-1.42,-0.05),P=0.04]均有积极影响;在足部健康[MD=1.62,95%CI(-8.51,11.75),P=0.75]、脚趾处峰值压力[MD=27.38,95%CI(-5.42,60.18),P=0.10]、足跟峰值压力[SMD=0.02,95%CI(-0.31,0.34),P=0.92]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足踝训练能有效减轻DPN症状、恢复足部和踝关节活动性、降低跌倒风险,增加平衡信心,增强足部力量和功能,改善步态。目前有关足踝训练干预对DPN患者足部功能和步态特征影响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且各研究间差异较大,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验证其效果。

    2024年21期 v.39 228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我管理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张海月;冯欣悦;梁冠冕;李媛媛;李欢;楼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自我管理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自我管理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试验或类实验,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日-2023年3月22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无法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共7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当自我管理干预实施3个月后,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SMD=1.25,95%CI(-0.29,2.80),Z=1.59,P>0.05]和造口适应水平[SMD=0.76,95%CI(-0.29,1.82),Z=1.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干预实施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SMD=0.59,95%CI(0.36,0.81),Z=5.07,P<0.05]得到提高;同时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能更好地适应造口[MD=12.51,95%CI(6.77,18.25),Z=4.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干预还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SMD=1.30,95%CI(0.75,1.86),Z=4.59,P<0.05],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MD=-4.99,95%CI(-7.11,-2.87),Z=4.61,P<0.05]。描述性分析显示: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论 长期自我管理干预(6个月)有助于提高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地适应造口,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但其与短期(3个月)的生活质量和造口适应水平的关系尚无法得出定论。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更全面、一致性更强的自我管理干预RCT以充实相关证据。

    2024年21期 v.39 2297-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疾病体验和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洪思思;胡欢婷;徐亦虹;潘红英;

    目的 系统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患者疾病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等文献数据库中关于HPV感染的女性患者心理体验、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进行归纳整合。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59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成2个整合结果,7个新类别:患者疾病知识匮乏、产生负性情绪、孤立自我,最终实现创伤后成长;患者在疾病知识、医护人员支持、家人朋友关怀方面存在需求。结论 HPV感染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感受、需求方面的关注,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完善患者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21期 v.39 2306-2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汤路路;袁书逸;冯加义;夏同霞;宋凌霞;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归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人员提供循证指引。方法 规范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中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形成最佳证据28条,包含组建团队、衰弱评估、运动干预、营养支持、用药管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7个维度。结论 总结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管理最佳证据内容清晰、全面,但在使用证据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注意个体化的调整,以便于更好推动循证证据向临床转化。

    2024年21期 v.39 2312-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杨雪霞;邓嘉琪;马雪儿;何晓萱;李琴;贾茜茜;任树风;蔡雯;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alth ecological model, HEM),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 FCCI)、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and resolve, APGAR)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对新疆乌鲁木齐市810例失能老人家庭进行调查,以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为因变量,以HEM 5个层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总得分为(45.12±3.4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经常锻炼、是否规律饮食、患慢性病数量、居住情况及失能程度的失能老人,其家庭照护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及社会支持与家庭照护质量呈正相关,失能程度与其呈负相关;年龄、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失能程度、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数量是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家庭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从个人、家庭、环境等多角度对居家失能老人进行综合干预,进而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

    2024年21期 v.39 2319-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质性研究

  • Kumpfer抗逆力视域下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牛雨田;王安妮;柏晓玲;楼婷;杨曾桢;黄婧靓;郭世鸿;

    目的 探索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的抗逆力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10-12月对10名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的抗逆力体验涵盖4个主题、10个亚主题:(1)经历压力源(内部压力、外部压力)。(2)支持资源的缓冲(照顾经验丰富、子女支持有加、夫妻义务驱动)。(3)抗逆力特质的激发(同理心、包容心、胜任力)。(4)建立抗逆力(坚定照护信念、肯定角色价值)。结论 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通过与环境“动态互动”来建立抗逆力,该过程的4个主题有望为制定失能老人配偶照顾者抗逆力干预方案提供新的见解。

    2024年21期 v.39 2325-2330+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庭韧性视角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应对的质性研究

    范亚荣;康凤英;和美清;刘焘丽;

    目的 从家庭韧性视角出发,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的应对困境,探索其积极应对策略与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5-10月在山西省1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精神卫生科和1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住院的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的应对分为3个阶段,提炼出3个主题和15个亚主题。(1)家庭韧性激发期:压力与挑战并存,包括多重负性情绪困扰、心理健康知识匮乏、病耻感、家庭冲突、诊疗之路曲折漫长。(2)家庭韧性应对期:积极调整与适应,包括多渠道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察觉与反思、建立积极的家庭信念、优化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内部联结、拓展家庭外部支持。(3)家庭韧性维持期:正向感知获成长,包括家庭氛围更和谐、家庭凝聚力增强、疾病管理能力增强。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但仍有家庭可以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力量和资源实现良好应对,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患病过程中家庭的应对困境、调整策略及体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并促进家庭积极调整以获得良好的适应,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4年21期 v.39 2331-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研究

  • 超前镇痛理念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李晨扬;温金燕;于化梅;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理念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L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行超前镇痛理念)和对照组(40例,行术后常规镇痛)。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睡眠质量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术后住院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4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6.21±0.74)分、(4.62±0.61)分、(3.28±0.75)分、(2.18±0.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13.70±0.85)分]高于对照组[(12.02±1.3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睡眠质量评分[(4.55±1.23)分、(4.72±0.56)分、(2.45±0.8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8 h、12 h、24 h PCA按压次数频率[(0.37±0.49)次、(0.40±0.49)次、(0.50±0.50)次]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长<3 d的人数[29(72.5%)]高于对照组[11(27.5%)],而住院时长>3 d的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理念应用于LC术后患者,对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术后睡眠质量、减少PCA按压次数、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长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21期 v.39 2338-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热点分析

  • 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自我管理领域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朱媛;耿兰;郑爽;赵梅;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自我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 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6.2.R4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发表的AI在DM自我管理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32篇,英文文献207篇。AI在DM自我管理领域国内外发文量较少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AI在DM自我管理的整体方面以及血糖、并发症和饮食3个关键方面中的应用。研究前沿包括饮食管理、健康促进、患者支持、AI、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结论 AI在DM自我管理领域研究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我国研究者应结合国内现状,关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加强机构间合作,特别是国际合作,逐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DM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自我管理支持。

    2024年21期 v.39 2343-2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