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
具身智能背景下机器人在临床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与展望
袁长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正推动医疗护理模式变革。具身智能通过“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机制,使护理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智能交互与自我学习能力,为临床护理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具身智能赋能临床护理应用场景的潜能,描述未来护理机器人应具备的环境交互、情感交互和自我学习与进化3类核心能力,构建指导护理机器人在临床护理领域应用的5圈层概念框架,并分析机器人可能给临床护理实践模式带来的变革、挑战、风险,旨在为推动具身智能在临床护理领域的人机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患者旅程地图研究方法学简介及报告建议
宗旭倩;王婧婷;郑朱婷;吴傅蕾;黄青梅;张雯;袁长蓉;患者旅程地图(patient journey mapping)作为一种可视化洞察患者需求与体验的创新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图示化方法系统呈现患者在诊疗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与体验变化,已逐步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严谨可靠的研究方法、标准清晰的报告规范对于提升患者旅程地图研究的可读性、可比性及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现有患者旅程地图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患者旅程地图研究报告应遵循的要求,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关键报告要素进行了详细解读,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以提升患者旅程地图相关研究的报告质量和学术规范性。
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减重代谢术后居家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徐晓珍;沈锦雯;付冰欣;顾芬;王兵;胡敏;徐蓓;施娟;刘超;陶秀蓉;杨珵璨;郝桂华;目的 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减重代谢术(metabolic bariatric surgery,MBS)后居家康复的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法,对符合纳排标准的16名极重度OSAHS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Nvivo15软件整理访谈资料,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归纳出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OSAHS部分症状主观改善(夜间症状减轻、白天嗜睡减轻、走路不喘);无创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差(不重视、舒适度不佳、家庭支持不足);承受MBS带来的负面影响(呕吐、肛门排气排油增多、皮肤松弛);居家康复的需求(饮食指导的需求、并发症识别及处理的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需重视极重度OSAHS患者术后居家康复的真实感受,积极应对康复期间OSAHS残余,对MBS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康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远程医疗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居家康复质量。
临床领导力、工作繁荣和决策疲劳在三级综合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安全文化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汤佳洁;卢明;甄永祺;谢鑫华;周想玲;王芳;目的 了解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文化现状,探讨临床领导力、工作繁荣、决策疲劳在三级综合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安全文化的中介效应,为改善医院护理安全文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4年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2.0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临床领导力量表、工作繁荣量表以及决策疲劳量表对江苏省1所和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53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19份,有效回收率为92.70%。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文化总得分为(118.38±17.56)分,总体积极反应率为78.96%,处于中等水平。护理安全文化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临床领导力、工作繁荣呈显著正相关;与决策疲劳呈显著负相关。临床领导力、工作繁荣和决策疲劳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安全文化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4.80%。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文化处于中等水平。临床领导力、工作繁荣、决策疲劳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安全文化间发挥中介作用。管理者可从组织氛围、人力管理、教育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临床领导力和工作繁荣,缓解决策疲劳现象,从而提升医院护理安全文化,保障患者安全。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肠道管理
应本娟;周恒宇;刘丽;胡丽君;朱红梅;张凤云;陈劼;刘杨;王燕波;徐信兰;史雯嘉;朱丹;杨立利;王梅;田莎莎;刘荣;陶娜;智敏;邝云莎;张慧;简平;周小利;贾倩颖;蔡莹;王佚;崔璀;目的 制定“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肠道管理”团体标准,规范该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干预策略。方法由来自全国16家医疗单位的26名肠道管理领域专家组成起草组,于2023年7月-2024年4月,采用循证方法,对ARM术后排便功能障碍肠道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筛选、分类、证据总结,汇总相关推荐意见形成“团体标准”初稿。2024年5月-2024年11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征求起草组外10个省市15名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条目修订、完善后形成“团体标准”终稿。结果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第1轮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7%,专家权威系数Cr=0.95,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W=0.125(P<0.001);第2轮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Cr=0.96,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W=0.125(P<0.001)。本团体标准内容包括ARM术后排便功能障碍肠道管理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估、肠道管理策略及相关附录内容。结论本团体标准制定过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内容全面、实用,可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ARM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肠道管理提供参考。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陈妮;田园;李志颖;刘捷;王剀;张素芝;刘文佳;赵滨;目的 对行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检索、提取、评价并整合,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5S”证据金字塔模型由2人从上到下检索相关专业网站和数据库,包括:UpToDate、BMJBestPracti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美国心脏协会网站、美国心脏病学会网站、欧洲心脏病协会网站、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4年11月30日。采用对应的质量评价工具分别对不同类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在高质量文献中提取证据并进行分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包括指南7篇,专家共识4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7篇。最终形成涉及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康复管理和并发症特殊护理5个维度27条证据内容。结论 本研究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提供最佳证据,射频消融术在房颤患者中应用广泛,应用人员在证据转化时应结合各科室患者术后病情特点选择最佳证据,合理预防和管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射频消融手术满意度。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研究的范围综述
张德发;徐萍;张淼淼;王雅莉;毛会清;闫荣;目的 对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检索PubMed、Scopus、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9月30日,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 共检索文献3 659篇,纳入26篇,提取18个症状群;症状群的识别要素包括症状评估和分析方法;前哨症状的识别主要采用Apriori算法并结合症状首次出现时间表来提取症状群内前哨症状。化疗前心理症状群和肺癌特异性症状群较为严重、第1次化疗后胃肠道症状群较为严重、第2~3化疗后胃肠道症状群仍较为严重、第4次化疗后化疗相关症状群较为严重;恶心、咳嗽、疲乏分别为胃肠道、呼吸道及躯体症状群的前哨症状且在不同化疗阶段较为稳定,其他症状群内前哨症状尚未识别出来或不稳定。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动态多变,其中前哨症状可诱发或加重群内其他症状。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索其机制,规范症状群命名与归属,并结合生态瞬时评估、网络分析等技术,以制定精准症状管理干预措施。
基于棱镜适应技术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患者自我动态平衡功能及参与限制的效果研究
张青青;单慧慧;黄林敏;黄世园;孔祥骥;胡丹红;目的:探讨基于棱镜适应技术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患者自我动态平衡功能及参与限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医护协作联合基础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棱镜适应技术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肱二头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信号、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自我动态平衡功能及参与限制。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肱二头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反应时间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少(P<0.05),2组患者方向控制、最大偏移、移动速度、端点行程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棱镜适应技术的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患者可以改善表面肌电和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增强自我动态平衡功能,减少参与限制。
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可用性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孙琪;吴傅蕾;管婷玉;蔡婷婷;罗菁;汪莉莉;孙梓寒;袁长蓉;目的 基于COSMIN指南,系统评价移动医疗可用性评估工具的测量学属性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Taylor & Francis、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移动医疗可用性评价量表测量学属性评价有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5日。对综述和纳入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进行了补充检索。2 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依据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系统评价指南,采用偏倚风险清单及质量标准评定量表评价测量学特性并形成最终的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包含10个可用性评估工具,分别为移动医疗应用可用性问卷患者版(mHealth App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MAUQ)、健康信息技术可用性评估量表(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bility evaluation scale, Health-ITUES)、远程医疗可用性问卷(telehealth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TUQ)、感知有效性和易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 of use, PUEU)、可用性、满意度和易用性问卷(usefulness, satisfaction, and ease-of-use Questionnaire, USE Questionnaire)、用户体验可用性指标(usability metric for user experience, UMUX)、系统可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 SUS)、场景后问卷(after-scenario questionnaire, ASQ)、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PSSUQ)、计算机系统可用性问卷(computer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CSUQ)。由于内容效度均为不确定,证据质量等级多为中等或以下,10个量表均为B 级推荐。结论 MAUQ量表针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开发,且已有汉化中文版,在我国移动医疗应用程序中已进行验证,虽为B类推荐,但推荐使用该工具。此外,建议未来研究加强这些工具的验证,以更准确地反映移动医疗APP的实际使用场景。
慢性病儿童照顾者药物素养的研究进展
王佳讯;刘瑞云;李颖;戴靖华;严慧娜;赵敏;药物治疗是儿童慢性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照顾者的药物素养对儿童用药安全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对慢性病儿童照顾者药物素养的评估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人群药物素养的重视及了解,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